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知识 >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 > 正文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

发布人:学生处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4/3/18 【字体: 】  【打印此文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和过程,具体表现为个人生命的活力、积极的生活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且能有效发挥个人的身心潜能和调动社会功能。

二、心理健康的表现状态

1.一般正常的心理健康状态:个人经常有愉快的心理体验,有快速的适应能力,善于和周围人相处,能够完成本阶段个人发展应该做的活动,自身具备调节情绪的能力。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属于一般常态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保持正常的心态,并且不断激发学生自我调适的心理能力。

2.轻度失衡的心理状态:个人不具备同等发展水平的心理适应能力,与周围人相处时常感到痛苦,生活自理感到困难。如果轻度失调的心理人员主动调节心理状态或得到专业的心理人员帮助,会逐渐消除或缓解心理不适,逐步恢复常态。有少部分人会在生活的不同阶段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轻度失衡状态。如果进行积极的干预,一般会恢复常态。

3.严重的病态心理:个人心理严重失衡,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和社会交往。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程度有可能加深,由轻度-中度-重度,演变为躯体化,最后逐渐泛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严重的心理疾病。只占极少数,一旦发作,不仅给自己带来精神痛苦和经济方面的损失,还会影响到家庭,给社会带来压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成功预防心理疾病的恶性发展,早发现,早治疗,将负面影响扼杀在摇篮里。

三、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1.能够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2.有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3.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4.有一定的学习适应能力。

5.个体在不同环境中性格具有一致性。

6.生活目标贴合实际。

7.与外界保持互动,良性循环。

8.对学校、家庭和社会有足够的安全感。

9.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四、心理健康的自我考察

1.能够分清楚过去、现在和未来,不沉迷于过去,专注当下,实现未来的计划。

2.能够觉察自己的情绪,并能真实的表达。

3.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够向他人展现自己,建立良好的互动。

4.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一定的热情,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5.不断进行自我突破,挑战生活各种困难。

6.自己的理想生活与生活相适应,共同发展。不脱离实际。

五、心理健康的各种误解

1.我心理很健康,可以不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各个阶段的问题不同,难免有解决不了的时候,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是为了以后能有抵御生活的能力和勇气。我们需要学习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正面应对未知困难的能力,提高自己遇到困难的耐受性,不断提升自己心理承受能力的防线。

2.有心理问题让人羞耻

大部分都觉得有心理问题让人难堪,难以启齿,这是不正确的认知。心理问题就像感冒一样正常和易得,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及时进行干预,就会恢复正常。如果一味认为抬不起头,丢人,就会越来越逃离生活,躲避人,让自己的病情有加重的可能。我们对心理问题的恐惧和排斥,消极处理都是由于我们对心理疾病的不正确认知,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心理生病和身体疾病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生,要学会正确接纳,正视问题,积极寻求帮助,大部分心理问题是可以治愈的,对于少部分重症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加上心理咨询得到缓解。

3.寻求心理帮助是无能的表现

敢于证明解决自身心理问题是一种能力,是对自己负责,关爱自己,有能力的一种表现。具有健康心理的人能够自救,主动寻求帮助,让自己走出困境。大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向家长、老师、同学寻求帮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寻求帮助,问题严重的,可以寻求心理治疗。

4.心理疾病不可逆

大多数人认为得了心理疾病,这辈子就毁了,完蛋了。其实心理疾病通过积极的干预和治疗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有的能恢复正常。


考生|在校生|教师|校友

学校地址:重庆市巴南区东城大道588号  版权所有:tyc131太阳集团城网址  技术支持:讯迈科技

Baidu
sogou